首页 > 新闻 > 外媒看滁 > 正文

【安徽日报】回望明中都,重现历史荣光

微信图片_20220318091424

《安徽日报》(2022年3月18日十版)

出土文物。

明中都考古现场。

凤阳明中都遗址日前进入2021年度全国十大考古新发现终评名单,这是安徽唯一入围的项目。2021年,安徽省文物考古研究所与故宫博物院合作,重点发掘前朝区核心宫殿基址和涂山门遗址。此轮发掘,较为完整地揭露出涂山门的城台、马道及其旁侧城墙的地上、地下结构,首次揭露出前朝宫殿的真实面貌,并从实物上印证了明中都在古代都城规划中上承宋元、下启明清的历史地位,为中古以来都城布局、宫殿建筑的演变研究填补了关键环节的重要材料。

重量级遗址的考古发掘,常常需要几代人的坚守与努力。

春日的午后,明中都遗址,和煦的阳光洒向出土的石构件和一旁的考古人。王志,安徽省文物考古研究所副研究馆员,2015年以来负责明中都遗址考古发掘,他说,脑海里常常会浮现这座古都的建设者和后世几代考古人筚路蓝缕的开拓身影。

“我们的工作就是要重现这座古城的荣光。”王志说。在明中都遗址40多年持续发掘的基础上,2021年,安徽省文物考古研究所与故宫博物院合作,重点发掘前朝区核心宫殿基址和涂山门遗址。此轮发掘,较为完整地揭露出涂山门的城台、马道及其旁侧城墙的地上、地下结构,首次揭露出前朝宫殿的真实面貌,并从实物上印证了明中都在古代都城规划中上承宋元、下启明清的历史地位,为中古以来中国都城布局、宫殿建筑的演变研究填补了关键环节的重要材料,具有重大意义。

首次揭开前朝宫殿的神秘面纱

从明中都遗址西华门进入考古发掘现场,几位考古人员正在用小小的毛刷清理覆盆直径达1.8米的巨型础石。他们脚下,600多年前曾是一座初现雏形、辉煌壮观的大国都城。

洪武二年(1369年),明太祖朱元璋下诏在家乡凤阳营建中都,洪武八年(1375年)又以“劳费”为由罢建,此时城市轮廓已经形成,城垣、宫殿、坛庙、钟鼓楼、军事卫所、公侯宅第等多数遗址留存至今,与水系路网和建城时开设的窑址、石料厂等工程遗存共同构成了庞大的明中都遗址群。近年来,经过系统发掘,明中都城址布局日渐清晰,承天门、东华门、外金水桥等多组单体建筑遗存的形制和结构逐步得到揭示,但宫殿的形制始终是个谜。

翻开史书,关于明中都宫殿的记载极为简略,仅有“临濠宫殿”“凤阳宫殿”等只言片语,宫殿名称、建筑布局和结构均未明确。“连续多年发掘宫殿基址,我们发现宫殿的形制越来越复杂。”王志说,一边参照简略的史料,一边进行复杂的考古发掘现场分析,考古队员们意识到,这项挑战会带来世人对这座古城的全新认识。

2021年,经过坚持不懈的发掘努力,明中都前朝区宫殿终于揭开了神秘面纱。宫殿由前殿、后殿和穿堂组成,均位于夯土台基之上。通过台基夯土内的磉墩分布,复原出前殿与后殿的建筑开间均为面阔九间、进深四间,前后殿之间有阔三间、深七间的穿堂。前殿中部偏后处还发现一座黄土中心台,土质纯黄,所处位置正是金銮殿中放置龙椅之处,也是整个明中都宫城的几何中心,且其建造早于宫殿与城墙,是筑城选址理念研究的重要材料。

“经过发掘,明中都前朝宫殿的布局并非‘中’字形,而是‘工’字形,且是前后殿加穿廊的整体结构。在宫殿形态上,明中都与南京、北京两座宫殿的三殿布局不同,而更接近元大都的宫殿形态。这解决了40余年来的猜测和争论,极大地推进了对明中都的认识和研究。”王志说。

补实了中国建筑史元、明之间的关键缺环

明中都前朝宫殿的布局接近元大都而迥异于南京、北京,发现这样独特而真实的面貌具有怎样的意义?

考古界普遍认为,明中都宫殿虽参照元大都,但又存在大量创新。明中都创造性地将中国传统的“三朝五门”制度转化为前导区,安排在宫殿之南。相比元大都,明中都南宫门到南城门间的距离长了两倍,因此可以在午门与洪武门之间摆下端门、承天门、大明门。同时,象征皇室正统的太庙,移到了阙门之左;象征疆域版图的社稷坛,移到了阙门之右。这种布局,用一重重的墙与门,把中轴线上的皇权威严,推向顶峰。

“明中都宫殿基址的考古发现,补充完善了中国建筑史元、明两大篇章之间的缺环,帮助我们进一步理解明早期官式建筑在基础做法、用材与结构等方面的嬗变,其设计理念、结构布局和工艺做法,无不体现出由宋元向明清过渡的特征。”王志解释道,明中都从实物上填补了中国古代都城宫殿制度转变的关键环节资料,其主体宫殿对元代宫殿制度、规划思想的继承和创新,对明代南北两京宫城规划模式产生了深远影响,充分体现出各民族文化相互交流融合、中华文明多元一体化的历史进程。

对于考古人而言,到了凤阳,“这里更能施展得开”。因为北京故宫考古慎之又慎,只能进行“微创”发掘,而明中都考古可以全面铺开,其考古成果,对北京宫殿变迁、营建时序以及施工工艺甚至哲学思想等都有重要启发意义。

此轮发掘还揭示出了叠压在明代宫殿基址上的清代县学建筑的基本布局。县学为南北向长方形院落结构,有不断向南增扩建现象,发现的五组建筑与文献中的县学建筑及维修、扩建的记载基本吻合。“清代县学院落的考古新发现,为明清县级官学制度研究提供了难得的资料。”安徽省文物考古研究所所长叶润清点评道。

几代人精心守护共同的文化遗产

明中都皇故城,1982年被定为全国重点文物保护单位,2013年被列入国家考古遗址公园立项名单,2017年12月被国家文物局公布为第三批国家考古遗址公园,成为安徽首个国家考古遗址公园。明中都遗址在考古界的重要地位,离不开几代考古人辛勤探索的汗水,也离不开凤阳人作出的重要奉献。

明中都虽然大部分地上建筑不复存在了,但留存的遗址格局基本保存完整,包括城墙、城门、护城河、宫殿、金水河、建筑、道路、水利设施等。如今,为了保护这些遗址,凤阳城内建了10余处城市公园。随着明中都历史充分展示出来,凤阳人的保护意识也迅速提高。为保护城市中心这一片遗址,凤阳县委县政府将城内的居民全部迁出,并对城址周边建筑严格控高,让城市风貌与遗址相协调。

田野考古发掘的工作量很大,考古队聘请了很多当地农民参与发掘,马大姐就是其中一员。她的家原来就在这片遗址之上,和大部分村民们一样,她对这座古城的印象停留在厚重的砖砌城墙、白玉石须弥座上连续不断的精美浮雕。迁出之后,亲身参与明中都的考古发掘,聆听考古队员的专业解释,给了她一个重新认识家乡这片土地的机会。“没想到凤阳还能和南京、北京攀上亲戚。”马大姐打趣道。

“我们现在发现的,远不止城墙砖块和须弥座上的浮雕。”凤阳县博物馆副馆长刘欣对库房内门类繁多的出土文物如数家珍。2015年至2021年,大量明初的砖、瓦、石建筑构件被陆续发现。字砖较少,有地名砖、字号砖、纪年砖等。瓦主要为黄色、赤色、酱色等琉璃瓦,以筒瓦、板瓦、龙纹、凤纹瓦当、滴水为多。石构件有台沿螭首、龙、凤纹雕刻石栏板和雕龙望柱、抱鼓石、须弥座组件、础石等。此外,还出土了少量明代中晚期至清代的瓷片、铜钱、铁器等。

随着考古发掘推进,明中都的昔日荣光逐渐显现,北京的一些历史地理爱好者,也来到凤阳寻找明都城的“前世”。在凤阳县城内,长安街、午门、东华门、西华门、角楼等诸多富含历史意蕴的称谓,让他们有一种天然的亲切感。

寻访一座城,守护一座城,无论是远道而来的游客,还是土生土长的村民,他们都珍视着这份共同拥有的文化遗产。

明中都遗址重要文物

·链接·

蟠龙石础

蟠龙石础在中都皇故城西北处集中发现3件,石础质地为白色花岗岩,产自凤阳栗山。石础长2.62米,宽2.52米,通高1.25米,中间圆形凸起础槽内直径1.2米,内高0.23米,重达22.2吨。础面雕饰翔云纹图案,础槽凸起精雕飞舞蟠龙。明中都蟠龙石础是目前全国罕见最大最豪华的都城主殿大石础。

黄琉璃釉五爪龙纹瓦当

黄琉璃釉五爪龙纹瓦当2017年出土于明中都奉天殿遗址,圆形,直径16厘米,通体施黄釉,上模印五爪奔龙。龙体呈“S”形,五爪腾云,头生双角,龙须后飘,曲颈折腰,长尾略曲,扬爪做奔跑状。龙纹外有一周阳弦纹,窄边轮。缸胎,胎质细腻,呈灰白色。

台沿螭首

台沿螭首2016年出土于明中都前朝宫殿遗址,位于宫殿台基西南边缘处,为大型圆雕螭首,保存基本完整。通长175厘米,高92厘米,宽58厘米。其形呈两前爪用力抓地向前爬行状态,平首,翘嘴,龙有獠牙、凸眼珠、双角、鳞、鳍、须、卷毛等特征,后部为平底安装凹槽。

  • 微笑
  • 流汗
  • 难过
  • 羡慕
  • 愤怒
  • 流泪
责任编辑:郭新星
关于我们 | 联系我们 | 加入我们 | betway必威 | 手机访问 | 网站地图 | 留言反馈 | 我要投稿
中共w88手机版市委宣传部主办 w88手机版日报社承办
Copyright?2009-2010 doy6t.com. All Rights Reserved w88手机版日报社 版权所有
皖网宣备3412015001号 热线电话:0550-3022685